当前位置:

国标舞基本步主力脚怎样发力?

舞是从规范开始的舞蹈。踏进教室的第一天,老师永远强调的就是基本步。规范、规范,再规范……但是,让孩子学国标舞虽然始于基本步,却绝不仅仅只是基本步。那么,国标舞基本步主力脚怎样发力?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国标舞基本步主力脚怎样发力?(图1)

国标舞基本步练习

脚法——指踝关节以下的脚部动作应用技法。在国标舞理论中,脚法共包括脚跟至脚掌、脚跟至脚尖、脚掌至脚尖、脚尖至脚掌、脚尖至脚跟、全脚6个种类。

A、脚跟至脚掌——指舞者左脚或右脚前进时,先用脚跟着地,然后再将身体重心移至脚掌的运步过程。脚跟至脚掌可以分为左脚跟至脚掌、右脚跟至脚掌、左脚跟内侧至脚掌、右脚跟内侧至脚掌、左脚跟外侧至脚掌和右脚跟外侧至脚掌6个小类。

A1、左脚跟至脚掌——指舞者左脚前进时,先用左脚跟着地,然后再将身体重心移至左脚掌的运步过程。

A2、右脚跟至脚掌——指舞者右脚前进时,先用右脚跟着地,然后再将身体重心移至右脚掌的运步过程。

A3、左脚跟内侧至脚掌——指舞者左脚作左斜进时,先用左脚跟内侧着地,然后再将身体重心移至左脚掌的运步过程。

A4、右脚跟内侧至脚掌——指舞者右脚作右斜进时,先用右脚跟内侧着地,然后再将身体重心移至右脚掌的运步过程。

A5、左脚跟外侧至脚掌——指舞者左脚作左叉右斜进时,先用左脚跟外侧着地,然后再将身体重心移至左脚掌的运步过程。

A6、右脚跟外侧至脚掌——指舞者右脚作左叉右斜进时,先用右脚跟外侧着地,然后再将身体重心移至右脚掌的运步过程。

B、脚跟至脚尖——指舞者左脚或右脚前进时,先用脚跟着地,然后再将身体重心移至脚尖的运步过程。脚跟至脚尖可以分为左脚跟至脚尖、右脚跟至脚尖、左脚跟内侧至脚尖、右脚跟内侧至脚尖、左脚跟外侧至脚尖和右脚跟外侧至脚尖6个小类。

B1、左脚跟至脚尖——指舞者左脚前进时,先用左脚跟着地,然后再将身体重心移至左脚尖的运步过程。

B2、右脚跟至脚尖——指舞者右脚前进时,先用右脚跟着地,然后再将身体重心移至右脚尖的运步过程。

B3、左脚跟内侧至脚尖——指舞者左脚作左斜进时,先用左脚跟内侧着地,然后再将身体重心移至左脚尖的运步过程。

B4、右脚跟内侧至脚尖——指舞者右脚作右斜进时,先用右脚跟内侧着地,然后再将身体重心移至右脚尖的运步过程。

B5、左脚跟外侧至脚尖——指舞者左脚作左叉右斜进时,先用左脚跟外侧着地,然后再将身体重心移至左脚尖的运步过程。

B6、右脚跟外侧至脚尖——指舞者右脚作右叉左斜进时,先用右脚跟外侧着地,然后再将身体重心移至右脚尖的运步过程。

C、脚掌至脚尖——指舞者左脚或右脚前进时,先用脚掌着地,然后再将身体重心移至脚尖的运步过程。脚跟至脚掌可以分为左脚掌至脚尖、右脚掌至脚尖、左脚掌内侧至脚尖、右脚掌内侧至脚尖4个小类。

C1、左脚掌至脚尖——指舞者左脚前进时,先用左脚掌着地,然后再将身体重心移至左脚尖的运步过程。

C2、右脚掌至脚尖——指舞者右脚前进时,先用右脚掌着地,然后再将身体重心移至右脚尖的运步过程。

C3、左脚掌内侧至脚尖——指舞者左脚作左横、左斜进或左斜退时,先用左脚掌内侧着地,然后再将身体重心移至左脚尖的运步过程。

C4、右脚掌内侧至脚尖——指舞者左脚作左横、左斜进或左斜退时,先用左脚掌内侧着地,然后再将身体重心移至左脚尖的运步过程。

D、脚尖至脚掌——指舞者左脚或右脚后退时,先用脚尖着地,然后再将身体重心移至脚掌的运步过程。脚跟至脚掌可以分为左脚尖至脚掌、右脚尖至脚掌、左脚尖内侧至脚掌、右脚尖内侧至脚掌、左脚尖外侧至脚掌和右脚尖外侧至脚掌6个小类。

国标舞步法要注意的三要素

1、步速。

这是指运步的速度,国标舞舞步中一个时间概念上的元素。国标舞的步速有常步、快步、慢步、超快步、加长步、“静止”步。

国标舞常步,这是根据不同国标舞舞曲具体情况而首先确定的基本步速。也就是说,在不同的

国标舞舞曲中,跳舞的人首先要根据国标舞舞曲不同的节拍,确定一个和国标舞舞曲节拍相匹配的常步。有了这个常步作为一个标准单位,国标舞舞步速度上的变化才有对照的依据。我们平常所说的有没有踩准拍子?就是指的国标舞舞者的常步确定的是否准确?

快步,快步就是比常步快的步速,一般情况下,一个常步占一个时间段,我们把它称为一个常步时,一个快步就是1/2个常步时。

慢步,慢步就是比常步慢的步速,一般情况下,一个常步时为1,慢步时就是1+1。

超快步,这还是以常步为衡量标准,比快步更快的步速。一个超快步只占1/4常步时,甚至更小。

加长步,这是一种特殊处理的步速,它既不是常步,也不是慢步,通常情况下,它是比常步要长一点的舞步,约是1.5个常步时。特别要说明的是:加长的这0.5的步时,或是从前一个常步时中刮来的,或是从后一个常步时中刮来的。这也就是说,只要有加长步,那么它前面或者后面就会是一个不完全的常步。我们所以不用1.5+o.5来说明加长步,是因为加长步不是1.5常步时,加长步的步时有多长,完全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它的公式是:加长步+不完全常步=2个标准常步。一般情况下,用慢步再加长,舞步就会显得太滞重,所以,加长步一般就是常步加长。

静止步,这也是一种特殊处理的步速,国标舞中没有绝对的静止,只有相对的静止,所谓树欲静,而风不止,看似不动而又感觉在动的舞步。这种国际标准交谊舞舞步通常占2~3个常步时。需要说明一点:静止步和造型还不是一回事。

国标舞不同的舞种,其基本步法组合在步速的组合上是不同的。一般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平均步速类:例如慢三步,快三步,华尔兹,维也纳华尔兹,南京小拉舞,北京平四舞等等。这一类舞种步速的特点就是一步占舞曲音乐的一个节拍,当然,这个一步指的是在这个国际标准交谊舞舞曲音乐中的常步。整体运步规律上,国际标准交谊舞舞步的步速是平均的。

一类是快慢步速类:这一类舞种的基本步法组合是由快步和常步或者是由常步和慢步组合而成的;有的舞种甚至用快步,常步,慢步三种步速组成。例如:中四步,慢四步,拉丁舞伦巴,东方伦巴舞等等,都是由两种步速组成的基本步法组合;大禹步舞,探戈,狐步舞,则是用三种及以上的步速作为基本步法的形态。总之,这一类国标舞舞种,在整体运步规律上,舞步的步速是有快慢的,而不是平均的。

2、步距。

这是舞步中一个空间概念上直线度量的元素,它指的是国标舞运步中每一步定位的瞬间,两脚间的距离,两脚支撑点间的距离。国标舞的步距一般地分为一步,半步,超大步,碎步,立步。

国标舞一步,以中国人的形体平均常数为依据,通常的一步,两脚间的间距是75公分。因此,国标舞舞步一步的步距就是75公分。

国标舞半步,两脚间间距不足40公分的,我们称为半步。

国标舞超大步,两脚间间距超过75公分的,我们称为超大步。

国标舞碎步,两脚间间距小于40公分,并且破常规快速运步的舞步,我们称为碎步。

国标舞立步,两脚合并在一起的舞步,我们称为立步。

步距的大小,一是体现每一个舞步是否展示的到位,饱满,恰当;二是关系到前后舞步的展示质量;三是关系到舞伴间的配合效果。在通常情况下,凡是旋转,大角度变方向时,步距就要相对缩小。这个常识要经常念叨,成为一种下意识的技能最好。国标舞是舞蹈艺术,不是机械加工,上述的数据都是参考标准,国标舞实践中,大家一定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

3、出步方向

这是舞步中一个空间概念上弧线度量的元素。他指的是交谊舞运步中,脚形的变化方向。通常以脚尖,脚跟,脚内侧,脚外侧为参考点变化脚形。出步时脚形方向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交谊舞动作的质量。特别是在大角度旋转动作中,脚形方向的正确是旋转角度到位的关键因素。常用的出步脚形方向有直步,横步,切步,扣步。

国标舞直步,面向舞程线,双脚并拢,脚尖方向为正前方,脚跟方向为正后方。保持脚形方向前进或后退就是直步前进或直步后退。

国标舞横步,以直步为参考点,向脚外侧方向平移的舞步就叫横步。有左向横步,右向横步。

国标舞切步,以直步为参考点,向前运步时,动作腿的脚形由直步形态悬空变化成脚内侧朝向前进方向的舞步叫切步。一般切步脚形变化的角度为90度,也有左右两种切步。

国标舞扣步,以直步为参考点,向前或向后运步时,动作腿的脚形由直步形态变化成脚外侧朝向前进方向的舞步叫扣步。一般扣步脚形变化的角度也是90度,也有左右两种扣步。

国标舞出步方向的脚形变化在交谊舞实践中还有很多细微的具体情况,在180度的每一个点上,都有其具体的脚形方向,但基本上是分属上述四种脚形方向,在此就不细述了。

国标舞是一种雅俗共赏,全民参与的舞蹈,从舞蹈体裁的特性上说,国标舞的舞步是没有什么高难度舞步的。不管是学舞,还是跳舞,你只要从这步法三要素上去琢磨,再难的舞步都不会难。国标舞的身法,手法也可以参考这三要素。

好了,看到这里,关于国标舞基本步主力脚怎样发力的内容就全部为大家介绍完了,希望这些内容能对大家有很大的帮助!更多关于国标舞基本步的问题,欢迎大家继续关注中德北艺,参加线上线下咨询、学习哦~中德北艺是一所专业舞蹈艺术高中学校,优秀的师资和20年的办学经验,会让渴望学习舞蹈的你受益匪浅!恭候大驾!

分享到:

问题解答

免费咨询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