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也称“傣泰民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也是世界上人口较多的民族之一。傣族历史悠久,公元前1世纪汉文史籍就有关于傣族先民的记载,经过岁月的累积,形成了特有的风俗习惯和文化底蕴。下面小艺就为大家整理到了傣族舞蹈的风格特点及其特征!希望对大家有很大的帮助!
傣族舞蹈的风格特点
傣族舞蹈体态的基本特征:
“三道弯”是傣族舞蹈富有雕塑美的典型的基本特征。
第一道弯从立起的脚掌至弯曲的膝部,
第二道弯从膝部到胯部,
第三道弯从胯部到倾斜的上身。
手臂的动作也是三道弯:指尖至手腕,手腕至肘,肘至臂。腿部的动作还是呈三道弯:立起的脚掌至脚跟,脚跟至弯屈的膝,膝至胯。
这种身、手、腿“三道弯”的体态造型是与他们生活在亚热带地域,与姑娘着紧身上衣、长筒裙,与他们信仰小乘佛教,与他们视孔雀为圣鸟而极为喜爱等等,均颇有相关。
我们可以看出,服饰的特点、佛教的雕塑、孔雀的姿势神态等都较为直接地反映在傣族舞蹈中。
傣族民间舞蹈的基本手型有:
(1) 一边顺:由于傣族人民的生活环境的影响,所以傣族舞蹈“一顺边”的舞姿也源自傣族地区的劳动生活环境,人们劳动时手与脚同出一侧形成了“一顺边”的特点。这是傣族舞蹈的又一特色造型特点,然而作为傣族舞蹈舞姿的“一顺边”,又和审美情趣有关。
(2) 手位:
*一位手:大拇指向回扣,放在大腿前侧。
*旁一位手:双手手腕折回来,手要有点弧度,大拇指向回扣,手臂微微弯曲,在大腿两侧。
*后一位手:双手放在臀部后面,不能靠在一起,稍稍分开,手不能离身体太远,手要有点弧度,大拇指向回扣,手臂微微弯曲。
*侧一位手:双手放在身体的一侧,和一位手差不多。
傣族舞蹈律动的基本特征:
傣族民间舞蹈风格浓郁,特点突出,感情内在而含蓄,傣族舞蹈中上肢的手和下肢的脚以及头都极富有表现力,下体多保持半蹲状态,以膝部柔美的起伏,身体与手臂形成丰富多彩的三道弯造型。舞时双腿半蹲,双手叉腰,上身向旁倾斜为基本舞姿。舞时一般前脚掌着地,但不强调有力地踏和跺,落地时轻而稳。傣族舞除下肢有丰富的步伐,小腿的灵活运用外,手和上身丰富的舞姿也极具特点,手式多样,同一姿态,同一动作,手式不同就有不同的舞蹈形象和含义,上身的挺胸、收腹与头部、眼神的巧妙配合以及柔中带刚的舞蹈韵律。
好了,看到这里,关于傣族舞蹈的风格特点及其特征就全部为大家整理完了,希望这些内容能对大家有很大的帮助!更多关于民族民间舞方面的问题,欢迎大家线上线下咨询、学习哦~ 中德北艺是一所专业舞蹈艺术高中学校,优秀的师资和20年的办学经验,会让渴望学习舞蹈的你受益匪浅!恭候大驾!
问题解答
热门搜索
获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