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族舞基本功技巧有哪些?

紧跟习大大步伐,顺应艺术教育发展趋势,当下学艺术的孩子越来越多,其中最多的两项就是舞蹈和器乐!舞蹈里街舞热情、芭蕾优雅、拉丁豪放、民族舞经典、古典舞柔美......

虽然舞种多的让人眼花缭乱,但无论是孩子也好,成人也罢,只要有信心、感兴趣,什么时候起步都不算晚。毕竟热爱是所有的理由和答案!那么,民族舞基本功技巧有哪些?下面就跟着小艺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民族舞基本功技巧有哪些?(图1)

民族舞基本功技巧训练特点

外形的特点

(1)除直立外,拧、倾、圆、曲的外形特点是区别于其他训练的外部特征。

(2)以躯干为核心的重要特征,是完成中国民族民间舞舞姿以及民族民间舞技术技巧的重要环节。

(3)各类舞姿在规格、要求上的特殊性构成的中国民族民间舞鲜明的风格性。

素质能力需要的特点

由于外形特点以及技术技巧的需要中国民族民间舞需要大幅度的软开能力(柔韧性)和全面的素质能力,它对头、颈、肩、胸、腰、髋、上肢、下肢各个部位的回旋幅度要求很大,同时所需要的不仅是软开度而且还要求具备力量,因此刚柔并济是中国民族民间舞素质能力需要的特点和训练上追求的目标。

中国民族民间舞的用力方法和运动意识的特点

以腰为轴,以胯为本,以脚为根是中国民族民间舞的发力方法和运动意识,缺少或根本没有这种用力方法和运动意识就不会达到中国民族民间舞的审美要求。

中国民族民间舞的连接特点

平圆、立圆、8字圆是中国民族民间舞所有连接特点,而8字圆又是各种转换连接中的必然过程,是转换的衔接点,在运用过程中有时是局部的,在审美上它是一个弧线,离开了弧线也就没有了圆,没有圆就没有了动势,而缺少了动势的动作变化就是相加的,是生硬的,就会不顺、不圆、不流畅自如。

中国民族民间舞的节奏特点

平铺直叙不是中国民族民间舞所要的节奏,也达不到民族民间舞的审美要求,而轻重缓急、抑扬顿挫则是民族民间舞所要的节奏特征的总的概括,无论从外部形态的要求标准,到内在意识的发掘阐释,都是对中国民族民间舞风格特性的恰当比喻。这是我们民族文化的底蕴,它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审美特征。

舞蹈就是活动起来的书法和雕塑,流动中的画圈,因此中国民族民间舞的运动节奏是中国民族民间舞基本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这种节奏特征的训练就会缺少中国民族民间舞的神韵要求。

学习民族舞从以下几方面帮助孩子的成长:

一、增强形体与气质美感

舞蹈是人体动态造型美的精华,科学、协调的舞蹈训练,会提高学生身体各部分的协调性和灵活性,促进儿童的骨骼发育,增强孩子们的消化机能,增进食欲,提高身体素质。 并可通过学习传统舞目,增强孩子对民族文化艺术的兴趣,形成内外兼修的高雅艺术气质,有了健康的身体和优美的气质做后盾,他们就能对每件事物保持兴趣与活力,相信未来不管他们在哪个领域,都能无往不利,开创属于自己的天地。

二、有利于培养少儿良好的道德意识和意志品质

舞蹈是一门整体艺术,少儿舞蹈往往是以群舞形式进行排练或演出的,整齐的队形,划一的动作,常常是衡量整体美感的标准之一。如果有一个孩子不认真,动作不协调,就会影响甚至破坏画面的美感。通过这种步调一致的训练,久而久之,孩子们就会养成一种自觉守纪律、主动关心帮助他人、注意集体协作的行为习惯。

三、培养四大能力

1、观察模仿能力

观察模仿能力是舞蹈的基础形式,也是儿童感受、意识形成的重要方式,民族舞学习过程中,是对孩子观察模仿能力的反复锻炼与提升,激发孩子的艺术表现力,为孩子学习舞蹈打下良好基础,给未来的延伸与发展创造更多的机会。

2、即兴表演能力

每学期教研团队都会研发出不同的舞蹈曲目风格,让孩子们可以感受不同的曲目风格,从而达到可以听到不同音乐即兴表演的乐趣,不同曲目的舞蹈风格可以让孩子们体验更多的舞蹈乐趣。

3、思考能力

学习中国民族舞的过程中,无论是舞蹈的动作、节奏、队形以及唱词的记忆,还是舞蹈语汇和文化背景的结合与理解,都是对他们思考能力的培养与锻炼。

4、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人最重要和最有价值的一种能力。一个孩子将来有多大成就,关键在于他的创造能力如何。我们的教学在设置上也给予学生充分的创造空间,培养他们将自己的聪明才智充分的发挥。

我们欣喜的看到,很多的孩子跳着我们民族舞蹈,不仅改善了自己的形体和气质,拥有了自信而乐观的心态,并更加的了解和热爱我们的祖国和传统文化。我们希望民族舞成为小朋友人生中的一种收获和财富,为孩子们未来的成功插上翅膀。

好了,看到这里,关于民族舞基本功技巧就全部为大家介绍完了,希望这些内容能对大家有很大的帮助!更多关民族舞基本功方面的问题,欢迎大家继续关注中德北艺,参加线上线下咨询、学习哦~中德北艺是一所专业舞蹈艺术高中学校,优秀的师资和20年的办学经验,会让渴望学习舞蹈的你受益匪浅!恭候大驾!

分享到:

问题解答

免费咨询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