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族舞基本功9个动作是哪些?

民族民间舞蹈是各个民族所特有的舞蹈种类,通过舞蹈艺术语言体现各民族丰富的民俗内容。独到的地域民族特色赋予了民族舞其它物种难以企及的魅力。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发源于民间,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自娱、随性、由情而发。民族舞深受普通民众的喜欢,且不分地域、不分年龄,但是要学习好民族舞,需要习舞者在充分了解民俗风情、感受民族精神风貌,且对民族历史有较深的体会。

民族舞基本功9个动作是哪些?(图1)

舞蹈体态是舞蹈艺术最基本的要求,在众多的民族民间舞蹈中,如何去掌握他们各自不同的风格,掌握体态是最基础的。

蒙古族舞蹈

蒙古族舞蹈里“靠”的体态、“横拧”的体态是与他们马背民族的剽悍性格相依相存的;藏族舞蹈里前倾的体态、不断向上的节奏感,是与他们长期居住在高原牧区,特殊的自然环境等因素分不开的。

朝鲜族舞蹈

朝鲜族舞蹈的体态应是脚跟靠拢,两脚之间小于九十度,膝盖自然微曲,两膝要有向内夹的感觉。

为了准确找到上肢的体态,要先将腹肌上提,然后感觉把肚脐放入了一个边缘上翘的小“碗”里,这样可以让舞者的两胸自然向内、向下收。后背与两肩胛骨自然平展圆润,耳后肌肉与肩反方向用力。气息路线是先向斜上方四十五度角,然后经由一个最远的圆弧,回到脚心,舞蹈中呼吸过程自然形成一个流动的圆。

维吾尔族舞蹈

维吾尔族舞蹈中吸收了西方舞蹈的“挺拔向上”体态,又融入了东方舞蹈韵味中很多柔美流畅的曲线动作, “挺拔刚毅”是其重要特征,它是维吾尔族刚强、勇敢、无畏的民族精神、民族气质、民族性格的高度凝聚。

傣族舞

傣族舞中最著名的体态就是“三道弯”, 它是指在舞蹈动作中头和胸、腰和臀、胯和腿等部位在极其“拧”的状态下以逆反方向呈S型的形态。充分展现了傣族舞蹈中的特色,优美动听的舞蹈旋律结合着婀娜的舞姿,赤裸裸的表现出傣族人民朴实、大方的气质。

民族舞基本功9个动作是哪些?

民族舞基本动作-压腿

这是舞蹈基础训练中最为基本的训练内容,分别为压前、旁、后腿。压腿的练习有助于打开学生腿部关节的韧带。压腿时要注重腿部关节的直立,脚背向外打开绷直,并保持上半身的直立。向下压至上半身和腿部之间的没有缝隙。个别学生韧带太紧,在压腿的历程中不要苛求一定要压下去,保持正确的仪态,日积月累就可以拉长韧带,达到要求。特别注重的是胯部要端正。压旁腿和后腿 的时候学生最容易出胯和斜胯,需要及时矫正。在压旁腿时,同侧的手扶住把杆,另一只手臂紧贴在耳边,向腿上靠近并尽量向远处伸展,拉长旁腰。压后腿时,注重肩膀端平,颈部不要缩,撑住头部别掉下去,并向后伸展。

伴奏带:选用节拍感比较强的音乐。

民族舞基本动作-压肩

这是打开肩部韧带的练习;压肩时,双手臂伸直放在把杆上。两腿之间的距离略等于肩宽。头部和脊柱都要放松,向下压时能够感觉到肩部韧带被拉长。

伴奏带:中速,节拍舒缓2/4。

民族舞基本动作-推脚背组合

脚背的优劣因人而异,大部分取决于先天因素,但也不能忽视后天的训练。在训练之前,从脚尖到整个大脚背都要勾当开;训练时,双手扶把杆,挺胸抬头、收腹提臀,双脚并拢站好,先从单脚背训练开始。

1-2拍 单脚脚后跟抬起,5个脚指头紧扒地面

3-4拍 脚尖绷直,向墙内推,使整个脚背绷成月牙型

5-8拍 换另一只脚,动作不异,双脚背练习亦同。

年龄小的学生在做此类训练中,注重力不集中,易低头去看自己和他人的动作 ,在做推脚背时,双脚容易打开,脚背推不起来,需要时刻提示和规范动作。

民族舞基本动作-把杆训练组合

少儿舞蹈培训与专业舞蹈训练有很大区别。在做把杆上的动作组合时,不可能像专业学员那样的强度和难度。除非是经过若干年业余训练,自身条件可以达到专业水平了才有能力做到难度和强度并举的动作组合。少年小童活泼好动,喜爱好玩有趣的动作,这就要求教师在编排这类把杆上的动作组合时,注重结构简单易学,学生有能力做到。好玩好学,天然就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之在讲授中不断给予学生以适当的鼓励和称许,学生接受的就快。

基本的把杆动作组合:

1 (双手/单手)扶把,一位脚擦地组合

2 (双手/单手)扶把,一位脚蹲组合

3 (双手/单手)扶把,一位脚划圈组合

4 五位脚,单手扶把 小踢腿组合

5 五位脚,单手扶把 移重心组合

双手/单手)转腰组合这些组合,相宜于少年小童的身体素质和接受能力,随着学生各方面的不断进步,在此基础上加大难度,变换花样,达到舞蹈训练的要求。

民族舞基本动作-踢后腿

双手扶把杆小八字部站好,膝盖都要绷直,头抬起来平着看前方。在踢后退的历程中,上半身保持不动,不要侧身回头,胯不能松,脚背和膝盖都要绷直。切忌身体前倾。如果在反复强调,学生还是做不到位的情况下,可以先单一的联系控后腿即双手扶把杆,把一条腿向后抬起来,纠正学生的仪态,然后再过度到踢后腿。

民族舞基本动作-劈叉跳

是为学习中间大跳做好准备的手扶把杆的跳跃组合.在做这一动作跳起来时要注重双脚同时一前一后打开.打开历程中,绷直脚背,伸直膝盖,跳跃越高,腿叉越开越好.着地时,双脚迅速收拢,两脚并起来着地.

左脚在前劈叉,双手抱住左脚,控1-2分钟,然后腿不动,身体向后仰.右手撑住地面,左手抓住后腿控住。左脚在前的竖叉不动,身体向右转的同时变胯,变为横叉.双脚背不要趴倒在地面。上半身和脚背都要立起来然后上半身趴倒在地面,双手臂向前伸展。趴胯1-2分钟.横叉不动,再向右转,变为右脚在前的竖叉。

民族舞基本动作-大踢腿

是培养腿的力度和开度的训练.不论是前腿还是旁腿,都要保持上半身直立,中段夹紧,秋水注视前方.踢腿的历程中,同样要注重脚背和膝盖的绷直.有许多学生在踢腿的时候,为了让腿部可以碰到身体,上半身极力向前够.如许做,颈部便往回缩,头向前探,双膝弯曲,非常难看.所以,在踢腿前要告诫她们,踢不高没有关系,最重要的是保持正确的仪态.在这一前提下,经过刻苦练习,腿会越踢越高,韧带越拉越长.在学生取患上微小的进步时,要及时给予赞赏和鼓励.有些学生回家也时常自己练习,到课堂上教师可以明显的感到她的变化和提高,则更要适当的给予称赞,否则就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除了身体和腿要注重外,两只手臂也不能忽视.在踢腿的历程中,一定要保证手臂端平,不能放松下来.

民族舞基本动作-下腰

年龄偏小的学生腰的柔韧性不错,但是手脚都没有气力,支撑不住身体,常常是用头顶住地面下腰.教师都要给学生以适当的帮助,保护她们,纠正下腰的仪态,告诉她们用力的部位和下腰的要领.双脚打开至肩宽,双臂向上伸直,五指打开,手心朝前.下腰时,上半身向后仰,头抬起来向后找自己的脚后跟,身体和手都向脚后跟靠齐并往里卷.下好以后,手臂和膝盖都尽力撑直,秋水看脚后跟。

民族舞基本动作-劈叉

有利于拉伸学生腿部韧带.在训练时,注重脚背不能败坏.我们可以按照如许的顺序训练:

1、左脚在前劈叉,双手抱住左脚,控1-2分钟,然后腿不动,身体向后仰.有基础的学生可让右首撑住地面,左手抓住后腿控住.

2、左脚在前的竖叉不动,身体向右转的同时变胯,变为横叉.双脚背不要趴倒在地面 .上半身和脚背都要立起来然后上半身趴倒在地面,双手臂向前伸展.趴胯1-2分钟.

3、横叉不动,再向右转,变为右脚在前 的竖叉.反复动作1。

好了,以上就是关于民族舞基本功16个动作的问题答案,希望这些内容能对大家有很大的帮助!更多关于民族舞基本功方面的问题,欢迎大家继续关注中德北艺,参加线上线下咨询、学习哦~中德北艺是一所专业舞蹈艺术高中学校,优秀的师资和20年的办学经验,会让渴望学习舞蹈的你受益匪浅!恭候大驾!

分享到:

问题解答

免费咨询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