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舞蹈艺考中,舞蹈剧目,也就是我们常看到的舞蹈片段,其考试分值占总分值是非常高的。例如,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在2021年招生简章中明确说明,民间舞及表演考试内容分别占初、复试的50%!
所以,想要在舞蹈艺考中取得好成绩,选对舞蹈剧目、并跳好是非常关键的。每年,都有不少舞蹈生因不知道选择哪个剧目才适合自己而发愁,那么问题来了,适合艺考的剧目舞蹈有哪些?下面就跟着小艺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适合艺考的剧目舞蹈:
女子古典舞独舞剧目《寒依疏影》
《寒依疏影》这支舞蹈就以将梅花以少女的形象展现在观众眼前,以梅枝为道具,将梅枝与少女融为一体,为人们展现梅花从独自凌寒绽放,孤芳自赏,到春回大地,默默隐退的故事。 梅花以“清雅俊逸”、“凌寒飘香”的风骨而被喻为民族精华,为世人敬重。其崇高的品格激励了一代代国人面对困难不畏艰难,奋勇开拓,造就了灿烂的历史文明,梅花的绽放,表现了国人高洁的品行,传递人类挚真的情感。
女子古典舞独舞剧目《湘云飞》
舞蹈《湘云飞》分为两段:
1、第一段:大观园、新婚时期。
史湘云是曹公按照《世说新语》魏晋风度标准塑造的一位女子形象:心直口快,开朗豪爽,爱淘气,甚至敢于喝醉酒后在园子里的大青石上睡大觉;偶尔身着男装,大说大笑;风流倜傥,不拘小节;诗思敏锐,才情超逸。舞蹈饱含傲娇与潇洒。
2、第二段:丈夫离逝、抄家沦为船妓。
突遭巨变的不可置信、悲惨命运、回忆往昔。后一段描写了湘云新婚没多久丈夫战死,家庭也败落被抄家。贾宝玉河边流浪,遇见被逼为官妓的史湘云,史湘云远远的那一声:“哥哥救我”,令人撕心裂肺,她又哪里知道,此时的贾宝玉,已是自身难保,舞蹈饱含愤怒与悲伤。
男子古典舞独舞剧目《棋魂》
故事主角进藤光一开始是个小学生。在去爷爷家玩耍的时候他发现了一块有着血迹的棋盘。奇怪的是别人竟然都看不见那快血迹。就在他惊讶的时候他的面前出...
男子古典舞独舞剧目《我欲乘风归去》
乘风归去,到哪去?其实并不知道,只是怀揣着信仰一直走着。就像上帝长什么摸样?谁也没有见过,却偏偏安慰了那么多颗不安的心。乘风归去,不要真的指望能够到达那个想去的地方,他永远只是过程,一辈子都在路上。另外,哪有风陪伴的场景,其实只是矫情的营造给自己的假象,那还真的能有这般潇洒。
女子民族民间舞剧目《暮歌》蒙古族
这个作品以情感为主线,情景交融,揭示出丰富的诗情和意蕴,热情地赞颂了蒙古草原的迷人景色和蒙古人的精神风貌,高度概括地反映了生气盎然、欣欣向荣的草原风情。
女子民族民间舞剧目《花儿》傣族
女子舞蹈雨中花,婀娜的身段,轻盈的舞姿,彰显了女性的柔美气质,韵味无穷。优美的舞蹈,娴熟的技术,共同演绎出唯美的画面。表达了人们对于春天的到来,很开心,喜悦之情 表达了人们对于春天的到来,很开心,喜悦之情。
男子民族民间舞剧目《牧马人》蒙古族
蒙古族男子独舞 《牧马人》描写了一个年轻的牧马人,踏着露珠,迎着朝霞,赶着马群,来到了水草肥美的牧场上,马儿悠闲的吃着草,牧马人在晨风吹来的歌声中领略着大自然的风光。忽然,有一匹烈马跑了,牧马人拿起套马杆,跳上马背,勇敢的把烈骑套回了马群中。
男子民族民间舞剧目《心路》汉族
藏族是热情好客、能歌善舞的民族。藏族舞蹈的地域风格与他们特殊的生态环境息息相关,不同地域的藏族舞蹈,在舞蹈动作和风格上还是有差异的,但基本的松垮、弓背、含胸的体态特征都不会变,这与藏民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有很大关系。藏族民间舞蹈中,松垮、弓腰、含胸、垂肩、上身微前倾等都是常见的动作,它和高原地区繁重的劳动生活、笨重的服饰、人们虔诚的宗教心理和宗教礼仪,以及习俗都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些动作主要来自藏族人民为减轻体力负担的自我协调,带有艺术性的创造,因此从舞蹈角度来看,又具有另外一种美,即劳动形成的身体各部分协调的美。在民间,人们喜欢把音乐与舞蹈结合在一些,随心而舞,动作时而轻快平缓,时而豪迈奔放,带有一种自由自在的洒脱。
女子古典舞独舞剧目《红艳凝香》
“作品借女子婀娜的身姿,运用中国古典舞独特的动作语汇,以人喻花,以花抒情,传递出少女碧玉年华的美丽,表达了对美好事物和生活向往。”
女子古典舞独舞剧目《锦瑟》
“古典舞《锦瑟》取材于晚唐著名诗李商隐代表作品《锦瑟》,诗歌主要是表达诗人追忆自己的青春年华,伤感自己不幸的遭遇,诗人怀才不遇、中年丧妻,辞藻华丽的背后烘托诗人无奈愤懑的内心情绪。《锦瑟》中作者寄托了悲慨、愤懑的心情,大量借用庄生梦蝶、杜鹃啼血、沧海珠泪、良玉生烟等典故。采用比兴手法,运用联想与想象,把听觉的感受,转化为视觉形象,以片段意象的组合,创造朦胧的境界,从而借助可视可感的诗歌形象来传达其真挚浓烈而又幽约深曲的深思。
男子古典舞独舞剧目《秦俑魂》
“无论是千百个形神兼备的官兵形象,还是那一匹匹栩栩如生的战马塑造都不是机械的模仿,而是着力显现它们的活力和内在古典将士英勇无畏的精神灵魂”这是编导陈文亚在西安看到这些雄伟的兵马俑时发出的感慨,编导陈文亚,是我国著名的舞蹈编导家,原担任中国东方歌舞团团长,艺术总监,担任过多次国家级晚会的导演。后来决定创作四人舞《秦王点兵》,一经推出后,震惊了中国舞蹈界,《秦王点兵》展现了男子的阳刚,把编导想表达的大气的英雄主义展现得淋漓尽致,让人仿佛置身金戈铁马、鼓角铮鸣的两军对峙的战争场面中,让人热血膨胀。而《秦俑魂》就是根据《秦王点兵》改编而来。
男子古典舞独舞剧目《孔乙己》
第一段用的音乐是林海老师创作的《欢沁》,欢快的琵琶声颠覆了人们对琵琶古板的印象,再加有竹笛的伴奏,在古典的韵味上增加的一丝现代的气息。这一段的动作也是喜悦,轻巧的,但在其中又透漏出一种诙谐和讽刺的意味。表达出了孔乙己的爱饮酒,酒后疯癫形象,和他自命清高的心理。又用捧书,拿书,手指写画向观众反应孔乙己引以为傲的形象——读书人。
第二段高潮部分用得音乐是乐团Kronos Quartet创作的《Act ll. - Earth Dance》。快板的节奏、人们的喊声、舞者的动作加舞台灯光的闪烁效果,很好的将观众带入,产生一种激烈的心理情绪。而这段开始描写的是孔乙己读书的场景,逐渐切到孔...
女子民族民间舞剧目《敕勒歌》蒙古族
敕勒歌表达了敕勒人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豪情,开头两句交代敕勒川位于高耸云霄的阴山脚下,将草原的背景衬托得十分雄伟。接着两句用“穹庐”作比喻,以此来形极目远望,天野相接,无比壮阔的景象。最后三句描绘了一幅水草丰盛、牛羊肥壮的草原全景图。这首民歌,勾勒出了北国草原壮丽富饶的风光,境界开阔,音调雄壮,语言明白如话,艺术概括力极强。“敕勒川,阴山下”,诗歌一开头就以高亢的音调,吟咏出北方的自然特点,无遮无拦,高远辽阔。这简洁的六个字,格调雄阔宏放,透显出敕勒民族雄强有力的性格。
女子民族民间舞剧目《赞哈》傣族
赞哈:傣族曲艺曲种。流行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赞哈”为傣语民间歌手之意。演出时一人一笛或两人合作,多演于吉庆时日。曲调具朗诵风格。传统曲目多为民间传说,也有即兴编词的歌唱。
定义:
赞哈,中国傣族曲种,傣族民歌形式之一。又是对傣族民间歌手的称谓,“赞”是“会、能、善于”的意思,“哈”是“唱歌”的意思。“赞哈”直译为“能歌善唱者”,意译为“歌手”。属于一种专业的民间歌唱艺人。流行于中国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表演形式:表演形式灵活简便,一人一笛,或两人对唱,随时随地可以演唱。演唱内容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结合得非常紧密,被称为“傣族生活中的盐巴”。它产生于公元11世纪傣族部落首领叭真在澜沧江边建立景龙金殿国时期。嗣后,随着佛教的传入和傣族文化的兴旺而得到发展,逐渐形成为傣族人民喜闻乐见的民歌形式
男子民族民间舞剧目《英吉莎小子》维族
维吾尔族舞蹈《英吉莎小子》是个人独舞,音乐节奏欢乐明快,属于赛乃姆系列。该舞蹈的主要特点是身体每个部位都有动作,从头到脚展现了维吾尔族的舞蹈动律,极其特色。这支独舞里,表演者的状态极其乐观开朗,很好地体现了维吾尔族舞蹈的基本体态以及艺术风格特征。本文对维吾尔族舞蹈《英吉莎小子》进行浅析,旨在分析维吾尔族舞蹈的动律特征和风格特征。
男子民族民间舞剧目《书痴》汗族
《书痴》中着重刻划了人物的形态和情绪转化。整个作品通过生动丰富的拉花典型动作形态与书法的动态揉在一起,既传达了内心情感又达到了交流,促使情感信息的发射,既流畅又具有突发性。将一个把情感与对生命的热爱对寄情于书法的人物形象鲜活的呈现出来。
等等...............
如何选择剧目?千万不要陷入剧目选择的误区!
1、选择符合自己的风格
一个作品适不适合自己,其实在你第一次看这个剧目的时候就会有感觉。
一个适合自己的剧目,看几遍就会隐约记住几个动作的套路,并且会觉得完成起来很顺,很舒服。
选择剧目的前提一定是要多看。看的多了总会遇到觉得适合自己的。
2、根据个人身形及特长选择
如果你比较高,身材苗条,不妨选择傣族舞。
傣族舞蹈富有雕塑美的典型的基本特征,身材好的同学跳傣族舞能更加凸显曲线,瘦当然也算一个加分项;
如果身高并不占优势,但是身材匀称的同学,可以试试蒙古舞。
蒙古族的舞蹈动作多是以肩部和臂部为主,基本都是大腰和中腰,舞蹈热情开朗,欢快优美,更易增加好感。
3、原创剧目
如果有一定条件的同学可以选择原创剧目,比起各种风格的剧目,原创剧目肯定是最佳选择,在考试时,原创剧目的展示时长普遍偏长,好的原创剧目更加让评委印象深刻,眼前一亮!
好了,以上就是关于适合艺考的剧目舞蹈有哪些的问题答案,希望这些内容能对大家有很大的帮助!更多关于剧目舞蹈方面的问题,欢迎大家继续关注中德北艺,参加线上线下咨询、学习哦~中德北艺是一所专业舞蹈艺术高中学校,优秀的师资和20年的办学经验,会让渴望学习舞蹈的你受益匪浅!恭候大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