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改革?5月1日起取消初中毕业后普职分流,中职生可以读本科

近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以下简称“新法”)经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将于今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是该法实施25年来首次大修。

我国目前共有职业学校1.13万所,在校生超过3000万人。随着我国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各行各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紧迫,职业教育重要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凸显。

修订后的新法在招生考试制度、高等教育体制方面实现了重大突破。明确提出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备受关注的初中毕业后“普职分流”话题,也得到了回应。

本次修订主要明确了以下几方面:

新改革?5月1日起取消初中毕业后普职分流,中职生可以读本科(图1)

首次明确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

具有同等重要地位

在公众以往的认知中,职业教育往往被看成是“低人一等”的,因为初中毕业后读中职就无法读大学,有的职业院校毕业生在考公、事业单位招聘、考研时还会遭遇学历歧视。出现这种认知偏见,主要是因为中国的职业教育相对普通教育而言兴起较晚。

新法首次明确,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同时明确职业学校学生将在升学、就业等方面与同层次普通学校学生享有平等机会。

新改革?5月1日起取消初中毕业后普职分流,中职生可以读本科(图2)

从“普职分流”到“协调发展”

新法对“普职分流”给出了明确的规划:国家优化教育结构,科学配置教育资源,在义务教育后的不同阶段因地制宜、统筹推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协调发展。

从“分流”到“协调”,几字之差可以看到,强制的意味越来越弱。对于职普比例,今后不再“一刀切”了。

对于一个地方来说,职业教育发展得好不好,在当地有没有认可度,学生是否愿意上职业学校,企业是否愿意招聘职校学生,毕业的学生发展得好不好,这才是更关键的问题。所以今后各个地方都会想办法回避强制分流,不到迫不得已不会强制分流。

新改革?5月1日起取消初中毕业后普职分流,中职生可以读本科(图3)

本科职业教育

高考后填报志愿的选择将更多

中职生不仅可以读大专,还可以读本科了。新法明确规定,高等职业学校教育由专科、本科及以上教育层次的高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等学校实施。设立实施本科及以上层次教育的高等职业学校,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审批。目前,教育部已陆续批准设立了32所职业本科学校。

除了设立本科层次职业学校,职业教育法还为两个方面的探索预留了空间:在普通高等学校设置本科职业教育专业、在专科层次职业学校设置本科职业教育专业。

新改革?5月1日起取消初中毕业后普职分流,中职生可以读本科(图4)


本科以上层次职业教育将有

更多机会读研究生

本科职业教育有了明确法律依据,研究生层次职业教育也有了空间。职业教育法规定,高等职业学校教育由专科、本科及以上教育层次的高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等学校实施。

事实上,目前国内已有40多所高校在培养研究生层次的职业教育教师和研究人员,职业教育将会获得更多的研究生录取名额。这意味着,中职生不仅可以读大专,还可以读本科、研究生。


新改革?5月1日起取消初中毕业后普职分流,中职生可以读本科(图5)

不得设置就业门槛

在保障享有平等的升学就业机会方面,新法明确,高等职业学校和实施职业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应当在招生计划中确定相应比例或者采取单独考试办法,专门招收职业学校毕业生;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在招录、招聘技术技能岗位人员时,应当明确技术技能要求,将技术技能水平作为录用、聘用的重要条件;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中有职业技能等级要求的岗位,可以适当降低学历要求。

此外,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职业教育办学成本是普通教育的3倍左右。在实践过程中,由于需要更多的场地、设备和耗材,举办职业教育本身就是一项高投入的事业。有数据显示,如今高职的招生数占到高等教育的55%以上,而高职所获得的财政直接投入只占整个高等教育的20%左右。

针对这一现状,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增加规定:国家根据产业布局和行业发展需要,采取措施,大力发展先进制造等产业需要的新兴专业,支持高水平职业学校、专业建设;国家优化教育经费支出结构,使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与职业教育发展需求相适应,鼓励通过多种渠道依法筹集发展职业教育的资金。


新改革?5月1日起取消初中毕业后普职分流,中职生可以读本科(图6)

即将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大大提高了技术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和待遇,将让更多学生在职业发展上大有可为!


分享到:

问题解答

免费咨询

提交